很多老板和供應鏈負責人看庫存,都習慣盯一個數字:庫存周轉率。
很多老板和供應鏈負責人看庫存,都習慣盯一個數字:庫存周轉率。
比如: “我們(men)今年(nian)庫存周轉率是4,看著還行(xing)。” “同(tong)行(xing)周轉率是6,咱們(men)低了,要提提速。”
但一到要往下追問:
“那(nei)具體每個SKU的周(zhou)轉率(lv)是多(duo)(duo)少? 哪些(xie)產(chan)品在拉高,哪些(xie)在拖(tuo)后腿?” 大多(duo)(duo)數人就(jiu)開(kai)始含糊(hu)了。
更麻煩的是,很多人把單SKU的周轉率和整體周轉率混著算,一不小心(xin)就用錯了邏輯,最后數字(zi)對不上,決策也(ye)偏了。
今天本文就把這件事一步一步拆清楚:
- 什么是庫存周轉率?
- 單SKU周轉率和總周轉率有什么區別?
- “平均”周轉率為什么不能簡單相加?
- 怎么正確拆解和加權?
- 怎么用這些數據指導庫存優化?

一、什么是庫存周轉率?
先(xian)從基(ji)礎講起,庫存(cun)周轉率到底(di)是(shi)啥(sha)?
可以把它理解成:你的貨,在一定時間內賣出去多少輪。
如(ru)果倉庫里一直有(you)100件(jian)貨,一個月賣出去300件(jian),那這一百件(jian)的(de)庫存(cun)轉了三輪,對吧?
用公式說就是:
庫存周轉率 = 一段時間內的銷售成本 / 平均庫存成本
注意兩個關鍵詞:
- 是銷售成本(cost),不是銷售額
- 是庫存成本(金額),不是庫存數量

很多人習慣拿GMV(銷售額)來算周轉率,那是不準的。
比如(ru)你(ni)賣出100件衣服,進價100元,賣200元,那你(ni)銷售額是2萬,成(cheng)本其實才1萬。
你拿2萬除(chu)庫存,那周轉率就會(hui)虛高。
還有一點,庫存成本也不是庫存數量。
兩個(ge)SKU都各100件,但一(yi)個(ge)單(dan)(dan)價100元,一(yi)個(ge)單(dan)(dan)價10元,它們對庫(ku)存資金的“貢獻”完(wan)全不一(yi)樣。
所以說,庫存周轉率其實是一個資金效率指標,它反映的是你把(ba)貨(huo)物轉化為現(xian)金的速度有多快。

二、單SKU周轉率 vs 總周轉率,有啥區別?
很多時候(hou)我們看(kan)到“庫存周轉(zhuan)率”這個詞(ci),其實它背后分好幾種口徑。最基本的區別就是:
單SKU庫存周轉率
這個(ge)指的(de)是某一個(ge)具體產品(pin),它(ta)自己的(de)流轉速(su)度。

比如(ru)你(ni)有一(yi)款電飯煲,單件(jian)(jian)成本(ben)是(shi)150元,一(yi)個月賣了(le)400件(jian)(jian),銷售成本(ben)是(shi)6萬。
如果它的平均庫存(cun)是(shi)200件(jian),那庫存(cun)成(cheng)本就是(shi)150×200=3萬。
那這個SKU的周轉率就是:6萬(wan) / 3萬(wan) = 2.0
也就是說,它一個月賣掉(diao)了2輪庫存。
這個指標最適合誰看? → 采銷、運營、品類經理、商品部,拿它判斷哪(na)個(ge)SKU是快周(zhou)轉(zhuan)的、哪(na)款(kuan)壓貨了。
總庫存周轉率
這個是看所有SKU一起合并,算一個整體的庫存流轉水平。
舉個例子,你倉庫里有(you)三(san)個SKU:

加總后:
- 總銷售成本:2000+6000+6000 = ¥14,000
- 總庫存成本:1000+2400+4000 = ¥7400
整體周轉率 = 14,000 / 7,400 ≈ 1.89
這個數字就適合給誰看? → 老板、供應鏈負責人、財務、BI分析人員,看大盤是(shi)(shi)不是(shi)(shi)在“轉起(qi)來”。
三、“平均”周轉率,能不能簡單相加?
看到這里,有人就會說:“那我(wo)把每個SKU的周轉率都算出來(lai),然后加起(qi)來(lai)取(qu)平均不就好了?”
這個邏(luo)輯聽起(qi)來對,其實是錯的。
舉個極端例(li)子你就明白了:
假(jia)設你有兩個SKU:
- SKU A 占總庫存的95%,周轉率 1
- SKU B 占總庫存的5%,周轉率 10
你直接算平均,得到的是(1+10)/2 = 5.5。你會覺得整體周轉率(lv)很高,結果其實(shi)你95%的貨都只轉了一輪(lun)……
這就叫做(zuo)“平(ping)均值陷阱”
所以在BI層面真正需要的,不是“簡單平均”,而是加權平均。
四、怎么正確拆解和加權?
第一步:先算每個SKU的周轉率
比如(ru)你有這(zhe)些SKU:

第二步:計算每個SKU在庫存中的占比
- 總庫存成本 = 1000 + 2400 + 4000 = 7400
- A 占比 ≈ 13.5%
- B 占比 ≈ 32.4%
- C 占比 ≈ 54.1%
第三步:加權平均
加權周轉率 = 2.00 × 13.5% + 2.50 × 32.4% + 1.50 × 54.1% = 0.27 + 0.81 + 0.81 ≈ 1.89
這個才是你在BI看板里應該呈現的“平均周轉率”,它才真正反映大頭庫存的周轉速度。
五、怎么用這些數據指導BI庫存優化?
很多企業(ye)在部署BI系(xi)統時,庫(ku)存管理(li)這一塊常(chang)常(chang)流于表面
——頂多做個“庫存金額排行榜”、“滯銷SKU列表”,但真正能做到用數據指導庫存結構優化、補貨節奏調整、庫存健康度預警的,還是少數。
庫存周轉率的價值,其實(shi)就體(ti)現在這些地方。
下面來講(jiang)講(jiang),在BI中如何用周轉(zhuan)率、結合SKU維度數(shu)據,真正“讓(rang)數(shu)據說話”去(qu)指(zhi)導庫存優化:

1)找出拖后腿的SKU(低周轉+高庫存)
目的:
識別那些庫存占比高、但轉不動的SKU,這些SKU往往就是你(ni)的(de)資金(jin)黑(hei)洞。
BI看板設置建議:
- 創建字段: 平均庫存成本(SKU維度) SKU周轉率(已加權)
- 設置篩選條件: 庫存成本占比 Top 20% 周轉率 < 1
展示方式:
列表 + 柱狀圖 + 動態預警(紅色標(biao)注(zhu))

實際策略建議:
- 降低補貨頻率
- 推限時促銷或打包銷售
- 進入清倉池或觀察池管理
2)識別貢獻度高的SKU(高周轉+高銷量)
目的:
識別那些既賣得多、轉得快、又不壓庫存的SKU,這類(lei)商(shang)品(pin)就是(shi)你的現金流機器。
BI看板設置建議:
- 設置篩選條件: GMV Top 20% 周轉率 > 2 可選加一條 利潤率 > 平均值
展示方式:
雷達圖 / 氣泡圖(X軸:周轉率,Y軸:GMV,氣泡大小代(dai)表(biao)庫存占比(bi))

實際策略建議:
- 提升備貨上限
- 強化廣告資源投放
- 做核心商品池動態維護
3)設置SKU動銷分層,實現精細化庫存管理
把SKU根(gen)據(ju)“周(zhou)轉率”自動分層,適配不同庫存(cun)管理策略。
分層建議:

BI設置建議:
- 動態分類規則(用DAX或SQL自動判斷分層)
- 每月自動更新SKU分層比例變化趨勢

展示方式:
- 餅圖:SKU動銷結構占比
- 折線圖:各類SKU庫存成本變化趨勢
實際策略建議:
- 控制C類SKU數量占比不超過20%
- A類SKU設置提前補貨閾值
- B類SKU以“快進快出”邏輯配置庫存周期
4)把周轉率接入補貨策略邏輯
庫存補(bu)不補(bu)、補(bu)多少,不應只(zhi)靠經驗(yan),應該引(yin)入周轉(zhuan)率這一變量。
在(zai)補貨策略中加一條邏輯判斷:
如果SKU的周轉率連續兩期低于1,則(ze)降低補貨上(shang)限或暫(zan)停補貨。
這個邏輯可以直接接入(ru)BI系(xi)統,讓補貨模型更加數(shu)據(ju)驅動,而不是靠經驗拍腦袋。
BI設置建議:
- 動態計算SKU補貨建議值
- 接入ERP或WMS系統做對賬

展示方式:
- 表格:SKU當前庫存、日均銷量、建議補貨量
- 高亮預警:庫存偏離建議值的SKU
實際策略建議:
- 建立“智能補貨清單”,讓采購跟BI對齊
- 對長期低周轉SKU設置“禁止自動補貨”開關
5)建立庫存周轉率預警機制
光展示是不夠的,還需要預警,提醒你(ni)哪(na)些SKU“連續N期周轉(zhuan)率(lv)過低(di)”,需要介(jie)入處理(li)。
預警邏輯設計建議:
- 條件1:SKU周轉率 < 1
- 條件2:連續2~3期周轉率下降
- 條件3(可選):庫存金額 > 該類目平均水平
BI實現建議:
- 創建動態預警標簽字段(DAX)
- 加入郵件或企業微信通知機制(如連接Power Automate)

展示方式:
- 紅色預警清單(可按類目、品牌、倉庫篩選)
- 趨勢圖(查看周轉率波動歷史)
實際策略建議:
- 將預警SKU提交至SKU清理會議
- 設定“90天無動銷 + 周轉率<1”的淘汰判定標準
- 作為數據支持對業務部門進行壓庫存考核
六、總結一下
庫存周轉率(lv),說白了是一(yi)個看“資金(jin)效率(lv)”的指標,但它一(yi)旦被拆成SKU維度、結(jie)構維度,就(jiu)可以變成你精細化管理庫存的一(yi)個重(zhong)要武器。
最后再回顧一下幾個(ge)關(guan)鍵點:
- 不要混用“銷售額”和“銷售成本”,一定用成本計算周轉率
- 單SKU周轉率和總周轉率用途不同,一個管“微觀”,一個看“整體”
- 平均周轉率不能簡單平均,要用加權平均反映真實結構
- 在BI里落地周轉率分析,可以幫助你: 精準找出壓貨SK、差異化管理庫存結構、優化補貨節奏、提前預警庫存風險
把周(zhou)轉率真正“算(suan)明(ming)白、拆清楚、用起來”,才算(suan)真正把庫存這件事從經(jing)驗管理帶入數據驅動。